🍊
翻译橙
🍊返回主站🤖参与贡献
  • hello,这里是翻译橙
  • spring boot参考文档
    • 1. 法律
    • 2. 寻求帮助
    • 3. 文档概述
    • 4. 入门
    • 5. 升级Spring Boot
    • 6. 使用 Spring Boot 进行开发
      • 6.1. 构建系统
      • 6.2. 构建你的代码
      • 6.3. 配置类
      • 6.4. 自动配置
      • 6.5. Spring Bean 和依赖注入
      • 6.6. 使用@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
      • 6.7. 运行您的应用程序
      • 6.8. 开发者工具
      • 6.9. 打包您的生产应用程序
      • 6.10. 接下来读什么
    • 7.核心特性
      • 7.1. SpringApplication
      • 7.2. 外部化配置
      • 7.3.Profile配置
      • 7.4.日志记录
      • 7.5.国际化
      • 7.6 面向切面的编程
      • 7.7. JSON
      • 7.8. 任务执行与调度
      • 7.9. 单元测试
        • 7.9.1. 测试范围依赖
        • 7.9.2. 测试 Spring 应用程序
        • 7.9.3. 测试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
        • 7.9.4. 测试容器
        • 7.9.5. 测试工具
      • 7.10. Docker Compose 支持
      • 7.11. 测试容器支持
      • 7.12. 创建您自己的自动配置
      • 7.13. Kotlin 支持
      • 7.14 SSL
      • 7.15.接下来要读什么
    • 8. 网络
      • 8.1. Servlet Web 应用程序
        • 8.1.1. “Spring Web MVC 框架”
        • 8.1.2. JAX-RS 和Jersey
        • 8.1.3. 嵌入式 Servlet 容器支持
      • 8.2 反应式网络应用程序
        • 8.2.1. “Spring WebFlux 框架”
        • 8.2.2. 嵌入式反应式服务器支持
        • 8.2.3. 反应式服务器资源配置
      • 8.3. 优雅关机
      • 8.4. spring安全
        • 8.4.1. MVC安全
        • 8.4.2. WebFlux 安全
        • 8.4.3. OAuth2
        • 8.4.4. SAML 2.0
      • 8.5. spring 会话
      • 8.6.GraphQL
      • 8.7. Spring HATEOAS
      • 8.8.接下来读什么
    • 9. 数据
      • 9.1. SQL数据库
      • 9.2. 使用 NoSQL 技术
      • 9.3. 接下来读什么
    • 10. 消息
      • 10.1. JMS
      • 10.2. AMQP
      • 10.3. Apache Kafka 支持
      • 10.4. Apache Pulsar 支持
      • 10.5. RSocket
      • 10.6. Spring Integration
      • 10.7. WebSockets
      • 10.8. What to Read Next
    • 11. IO
      • 11.1. 缓存
      • 11.2. Hazelcast
      • 11.3. Quartz 调度程序
      • 11.4. 发送电子邮件
      • 11.5. 验证
      • 11.6. 调用 REST 服务
      • 11.7. web services
      • 11.8. 使用 JTA 进行分布式事务
      • 11.9. 接下来读什么
    • 12. 容器镜像
  • Spring核心功能
    • 1.IOC容器和Bean简介
      • 1.2. 容器概述
      • 1.3. Bean概述
      • 1.4. 依赖项
        • 1.4.1. 依赖注入
        • 1.4.2. 详细的依赖关系和配置
        • 1.4.3. 使用depends-on
        • 1.4.4. 延迟初始化的 Bean
        • 1.4.5. 自动装配协作者
        • 1.4.6. 方法注入
    • 2. Resources
      • 2.1. 介绍
      • 2.2. Resource接口
      • 2.3. 内置Resource实现
      • 2.4. ResourceLoader接口
      • 2.5. ResourcePatternResolver接口
      • 2.6. ResourceLoaderAware接口
      • 2.7. 资源作为依赖
      • 2.8. 应用程序上下文和资源路径
    • 3. 验证、数据绑定和类型转换
      • 3.1. 使用 Spring 的 Validator 接口进行验证
      • 3.2. 将代码解析为错误消息
      • 3.3. Bean 操作和BeanWrapper
      • 3.4. spring类型转换
      • 3.5. spring字段格式
      • 3.6. 配置全局日期和时间格式
      • 3.7. Java Bean 验证
    • 4. SpEL表达式
    • 5. Spring 面向切面编程
      • 5.1. AOP 概念
      • 5.2. Spring AOP 的能力和目标
      • 5.3. AOP 代理
      • 5.4. @AspectJ 支持
        • 5.4.1. 启用@AspectJ 支持
        • 5.4.2. 声明一个切面
        • 5.4.3. 声明切入点
        • 5.4.4. 声明切点
        • 5.4.5. 切面说明
        • 5.4.6. 切面实例化模型
        • 5.4.7. AOP 示例
      • 5.5. 基于模式的 AOP 支持
      • 5.6. 选择要使用的 AOP 声明样式
      • 5.7. 混合切面类型
      • 5.8. 代理机制
      • 5.9. @AspectJ 代理的程序化创建
      • 5.10. 在 Spring 应用程序中使用 AspectJ
      • 5.11.更多资源
    • 6. Spring AOP API
      • 6.1. Spring中的切入点API
      • 6.2. Spring 中的 Advice API
      • 6.3. Spring 中的 Advisor API
      • 6.4. 使用ProxyFactoryBean创建 AOP 代理
      • 6.5. 简洁的代理定义
      • 6.6. 以编程方式创建 AOP 代理ProxyFactory
      • 6.7. 操作切面对象
      • 6.8. 使用“自动代理”工具
      • 6.9. 使用TargetSource实现
      • 6.10. 定义新的切面类型
    • 7. 空指针安全
    • 8. 数据缓冲器和编解码器
    • 9. 日志
    • 10. 附录
      • 10.1. XML 模式
      • 10.2. 自定义XML Schema
        • 10.2.1. 创作 Schema
        • 10.2.2. 编码一个NamespaceHandler
        • 10.2.3. 使用BeanDefinitionParser
        • 10.2.4. 注册处理程序和模式
        • 10.2.5. 在 Spring XML 配置中使用自定义扩展
        • 10.2.6. 更详细的例子
      • 10.3. 应用程序启动步骤
  • 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
  • Java 安全标准算法名称
  • JDK 9 JEP
  • JDK 10 JEP
  • 人件
    • 《人件》
    • 第一部分 管理人力资源
      • 01 此时此刻,一个项目正在走向失败
      • 02 干酪汉堡,做一个,卖一个
      • 03 维也纳在等你
      • 04 质量——如果时间允许
      • 05 再谈帕金森定律
      • 06 苦杏素
    • 第二部分 办公环境
      • 07 家具警察
      • 08 “朝九晚五在这里啥也完成不了。”
      • 09 在空间上省钱
      • 间奏曲:生产效率度量和不明飞行物
      • 10 大脑时问与身体时间
      • 11 电话
      • 12 门的回归
      • 13 采取保护步骤
    • 第三部分 正确的人
      • 14 霍恩布洛尔因素
      • 15 谈谈领导力
      • 16 雇一名杂耍演员
      • 17 与他人良好合作
      • 18 童年的终结
      • 19 在这儿很开心
      • 20 人力资本
    • 第四部分 高效团队养成
      • 21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22 黑衣团队
      • 23 团队自毁
      • 24 再谈团队自毁
      • 25 竞争
      • 26 一顿意面晚餐
      • 27 敞开和服
      • 28 团队形成的化学反应
    • 第五部分 沃土
      • 29 自我愈复系统
      • 30 与风险共舞
      • 3l 会议、独白和交流
      • 32 终极管理罪恶得主是……
      • 33 “邪恶”电邮
      • 34 让改变成为可能
      • 35 组织型学习
      • 36 构建社区
    • 第六部分 快乐地工作
      • 37 混乱与秩序
      • 38 自由电子
      • 39 霍尔加·丹斯克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 表演还未结束,直到胖妈开始演唱
  • 闪亮的问题
  • 创意空间
  • 活力空间
  • 打破企业常规

这有帮助吗?

在GitHub上编辑
  1. 人件
  2. 第二部分 办公环境

12 门的回归

创造一个合理的工作环境,成败与否可以由一些公认的标志来决定。一个显而易见的成功标志就是门。如果环境有足够多的门,员工就可以有选择地控制噪声和干扰来满足工作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失败标志就是传呼系统。那些习惯通过找人而打断所有人工作的组织,完全展现了对建设有利于开展工作的环境的无知。

通过巧妙地处理这些标志,不但可以激起大家对工作环境的关注,同时带来的效果也立竿见影:人们在这里可以安心工作了。不用传呼系统,并且重新装上门,听起来像是一种苛求。这种变化超出了我们的影响力范围吗?

表演还未结束,直到胖妈开始演唱

过去几十年,工作条件不断恶化,但却是出自受害者的自愿。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某个受害者就这样说一声,“不,我不要在嘈杂、拥挤、没有隐私的环境里工作”,这种危害就能戛然而止。这说明作为一个群体,面对因为工作环境上的节省而带来的副作用,我们发出的声音还不够响亮,抱怨还不够频繁。

虽然大多数人都相信更嘈杂、更拥挤的环境会伤害生产效率,但我们保持了沉默,因为缺乏明确的统计数据来佐证我们的观点。当然,那些家具警察其实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无论是在一个拥挤的肩并肩的环境,还是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工作效率并没有差别。他们只是斩钉截铁地宣称这是事实。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会以毒攻毒。因此,要建立一个正常环境,首先就是不断重复那种斩钉截铁的断言。如果你认为环境正在阻碍你工作,你就必须发出你的声音。你需要创建一个论坛,让大家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你也可以搞一个评估调查,让大家参与对工作条件的评估。(在我们的一个客户公司提供的调查中,员工列举出了直接影响他们效率的七条副作用。前四条都与噪声有关。)

一旦大家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并不孤立,大家对环境的意识就加强了。随着这种意识的加强,两件可喜的事情就会伴随而来:首先是环境的改善,因为大家更加注意噪声和打断;其次,受害者不再逆来顺受。现在,上层管理者要想在不重视环境的情况下贸然采取其他提升工作效率的手段,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要期望因为你们一开始示威,既得利益者就愿意乖乖配合。至少有下面三条反面论调会立刻淳出水面:

  • 大家都是聪明人,谁会关心办公环境是否够闪亮。那些真在意的不过是在玩推脱的把戏。

  • 噪声可能是个问题,但比起清理物理环境,咱们有更便宜的方法来处理。我们搞些轻松的背景音乐来抵消噪声不就得了。

  • 封闭的办公室环境没有活力嘛。我们要让大家有效地互动,这正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所以,墙和门的改进方向根本就走错了。

在接下来的三节中,我们来逐条分析。

闪亮的问题

人们对环境的闪亮程度确实并不在意。在一个个调查中,员工都不能有效地选出哪种装饰更合适,比如各种颜色的面板与设备。感觉上,那种让人压抑的四周似乎会影响生产效率,但只要办公室不让人压抑,你就能忽略它们继续完成工作。如果我们追求的工作环境是可以让我们忘我工作,而不在乎周遭的环境,那么任何高端装饰都是浪费。

员工不太在意环境外表,这一事实经常被误解为他们不关心工作环境的任何属性。如果你专门问他们关于噪声、个人隐私、桌面和柜台空间的态度,你会听到一些非常强烈的观点来说明这些属性十分重要:这个发现跟认为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工作环境才是理想环境的想法不谋而合:没人可以在一个充满打断、呼叫,总之就是不停骚扰员工的环境下,还能够听之任之,视而不见:

在听到员工提议改善工作环境,却被视为是在寻求地位从而被驳回时,我们感到很难受。多数时候,高层管理者在设计办公环境时就是在考虑员工的地位。努力工作,希望按时交付高质量产品的员工是不会在意环境外观的,但老板有时就会。所以,我们就看到这样的奇怪现象,在那些没法工作的空间,装点着奢华光鲜的长绒地毯,暗黑典雅的镀铬家具,还有比员工和展示板更占地方的绿化植物。倘若下次有人骄傲地向你展示他们新设计的办公室,那么,你要认真思考:他们究竟是在谈论空间设计的功能,还是外观。多数时候,他们只看外观。

办公环境设计往往过分关注外观。事实上,与设计密切相关的是要看工作环境能否让你安心开展工作。有益工作的办公室不是地位的象征,而是一种必需品。你要么为打造这样的环境买单,要么就是牺牲生产效率来偿付。

创意空间

对待员工对噪声的抱怨,你可以治标抑或治本。治本就意味着隔离噪声——用墙和门——这些都要花钱。治标就便宜多了。播放一些轻音乐或者其他形式的柔和声音,就可以抵消恼人的噪声,而且花销极小。要省钱,还可以通过让人忽略这个问题,例如让大家使用自己的 iPod,戴上耳机来避免噪声。倘若采用了上述任何~种治标手法,可能会带来一种无形的惩罚,从而影响员工表现:他们会失去创造力。

上世纪 60 年代,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做了一系列试验,研究音乐对工作带来的影响。他们对一群计算机系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然后根据学生是否喜欢在背景音乐下工作(学习)而分成了两组。他们把每组的一半学生带到一个安静的屋子里,剩下的一半带到了另外一个有音乐和耳机的房间。所有参与者都要根据需求说明编写一段程序。跟大家猜测的一样,两个屋子里的参与者在完成速度和质量上基本相同。就像小孩听着音乐做算术题,大脑负责算术逻辑的部分是不会被音乐打扰的——大脑会由另外一部分来处理音乐。

康奈尔的试验有一个隐藏的未知条件。需求要求输出的数据根据输入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后得到,比如要求把每个数字向左位移两位,然后除以 100 等,总共大概有一打这样的运算。虽然需求说明里没有指出,但所有这些运算的输出数据和输入是一样的。一部分参加的学生发现了这一规律,一部分却没有。当然,在发现这个规律的人里边,待在安静房间的人占了绝大部分。

很多专业工作者的日常任务都是在左脑的处理中心完成的,音乐并不会对这些工作造成影响,因为是右脑在倾听音乐。但并非所有工作都在左脑,有时,偶然会有让你突然感到“啊!“的突破,以及推动你产生创新想法的突破,这种突破甚至能够让你少做几年工作。创造性的突破包含右脑的功能。如果右脑正在忙于聆听轻音乐《1001 Strings》,那么就会与创造性突破失之交臂。

环境对创造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眼。创造力本来就是间歇性的,即使变少了,我们也察觉不出。人们不会对创造性想法进行定量,创造力的下降是一个长期累积效应。组织会变得低效,员工对工作产生倦怠,最好的员工会离开。

活力空间

反对封闭办公室,迟早会让人将它看做是独立工作的“无菌空间”。但是,封闭办公室并非就是一个人的办公室,两人、三人或者四人的办公室反而更加合理,最好是按照工作组来划分办公室。两名员工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如果达到了 50%,那么他们俩就是同一间办公室的自然候选人。

即便是在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一起工作的员工也应该将格子间修改为一个共同的小套间。若这种改变可行,大家就会很巧妙地根据工作需要去设计自己的区域:工作区、讨论区和社交区。因为他们工作步调很一致,他们制造噪声影响别人工作的几率,就会比随机选择的邻居少了许多。这种空间具有活力,因为容易互动,也很自然二适当控制这样的空间会获得额外的收益。

打破企业常规

让大家可以重组开放式工位,使其变为共享套间,会比提议建造个人方格子要少一些威胁吗?这种可能是公司购买的某种“办公室系统”(实际就是没有办公室)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灵活性。至少这是 EZ-Whammo Panel 系统宣传手册上宣称的:因而移动重组应该很容易 j 让大家能够组建套间可能并没什么威胁,但我们可以预测一些上层人士会厌恨这个想法。问题出在备受尊重的整齐划一原则被打破了。整齐划一代表着领地的“所有者”行使或展示自己对环境的控制,就像园丁们喜欢沿着一根绷紧的绳子播种,希望结出的果实也能长成一条直线一样。这种细节紊乱威胁到了管理者的自然习惯偏好(这种情形属于人类的天性)。

生活中,让人不爽的事实是最好的工作环境不可能被完全复制。同样的工作环境,有的人甘之如饴,有的人却局促不安。若是赞成让员工按照自己的想法摆弄他们的空间,结果必然是不整齐。每个人以及每个团队的空间都个性鲜明。若还没有,那就最好回去做出更多的变化。

管理要做得最好,就应该保证为大家提供足够的空间、足够的安宁以及足以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让大家能够创造自己的可工作空间。按照这种思想,就不可能存在整齐划一。当大家挂起稀奇古怪的照片,在桌上堆满东西,家具移来移去,或者合并他们昀办公室时,你最好一笑置之。只有当大家把空间按照适合自己的工作组织好后,他们才能够抛开空间的影响,完全投入到工作中。

上一页11 电话下一页13 采取保护步骤

最后更新于5个月前

这有帮助吗?